close
內容來自sina新聞
百城房價 十八漲是 最後瘋狂
原創:
沈陽二套房首付提高至65% 外地人在沈買房門檻提高
沈發佈樓市調控八條細則 業內預測房價或將暴漲
華潤0.82億收渾南地塊 沈陽惠天熱電將做綜合體
董藩:勞動隻能溫飽買房可以致富 今天不買明天後悔
樂居策劃:圍城效應 房地產跨界走向全能時代
年終買房正當時 今年買房明年住
經歷"金九銀十"後,樓市仍未"退燒"。12月1日,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,11月,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758元/平方米,環比上漲0.68%。這是自2012年6月百城房價"負轉正"以來連續第18個月環比上漲,但漲幅比上月縮小0.56個百分點。
對於11月漲幅"縮水"的原因,分析人士指出,隨著各大城市房價的持續上漲,許多需要在年內完成房價調控目標的城市紛紛加碼調控。這影響瞭購房者對樓市的預期,加劇瞭觀望情緒。
略有降溫
從數據來看,盡管百城房價自2012年6月以來連續第18個月環比上漲,但2013年11月房價漲幅比上月縮小0.56個百分點,為今年以來最低水平。其中,69個城市環比上漲,31個城市環比下跌。與上月相比,11月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個數增加7個,其中跌幅在1%以上的有10個,較上月減少2個;11月環比上漲的城市比上月減少6個,其中漲幅在1%以上(含1%)的有28個,較上月減少1個。
百城價格指數對北京等十大城市的全樣本調查數據顯示,11月十大城市住宅均價為18748元/平方米,環比上漲1.16%,比上月縮小0.79個百分點。具體來看,上海上漲瞭1.83%,漲幅最大,南京、廣州、杭州、天津漲幅在1.5%至1.8%之間,比上月有所擴大,深圳上漲1.20%,武漢、重慶主城區、成都和北京漲幅在1%以內,其中北京上漲0.18%,漲幅比上月大幅縮小2.38個百分點。分析稱,"京七條"對市場預期和房價的影響繼續釋放。
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昨日撰文指出,這主要是得益於近期一線城市、部分房價上漲過快的二線城市出臺階段性收緊政策所致。
不過,從同比來看,全國百城住宅均價與2012年11月相比上漲瞭10.99%,連續第12個月上漲,漲幅比上月擴大0.30個百分點。張宏偉認為,一線城市、部分二線城市盡管出臺提高二套首付比例、收緊高端預售許可證、收緊單身限購等政策,但在政策未落地前,導致在11月改善需求、部分投資需求"最後的瘋狂"行情出現,最終整個市場成交均價仍然表現相對較高,結構性地帶動全國百城房價上漲。
政策分化
在業內人士看來,不同城市房價走勢出現"分化"這也導致不同城市的調控政策具有"分化"的特征。
隨著11月28日"西安七條"的出爐,今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已經有14個城市相繼出臺瞭地方樓市加碼政策。這其中既包括北京、上海、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,也包括武漢、南昌、南京、沈陽、廈門、長沙、杭州等二線城市。據記者瞭解,這些升級版樓市調控政策主要內容都是提高二套房首付、提高外來人口買房門檻。
記者整理發現,"滬七條"、"深八條"、"廈六條"、"杭六條"等都一次性將二套房貸首付提高至七成。另外,也有城市將二套房首付定為"六五成"。"沈九條"指出,將二套房貸款首付比例提高至65%。而長沙則以90㎡為"分水嶺",區別對待。具體而言:首套房在90㎡及以下的傢庭,二套房首付款六成;首套房在90㎡以上的傢庭,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65%。
與此同時,"限外"也成為調控殺手鐧。其中,南昌的"洪六條"將非當地戶籍居民購房門檻從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(放心保)繳納年限連續一年調整為兩年。除瞭南昌外,武漢、沈陽均將年限由一年以上提高到兩年以上。鄭州(樓盤)"限購令"則指出,同時滿足"持有本市居住證3年以上"、"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1年以上"的非戶籍居民傢庭,方可限購1套住房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以蕪湖、溫州、徐州等為代表的城市卻對現有政策進行"松綁"。以徐州為例,新政策對部分戶型房源放開限購條件,以促進庫存消化。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此前對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分析,"徐州對政策做出放松性調整主要是因為當地樓市"供大於求",不同的城市因房價而異,調控方向也出現分化。"
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,在一線城市發佈相對有力度的調控升級政策後,二線城市已全面接棒,預計後續還可能將有超過15個二線城市出臺新政策,全國合計有望超過30個城市出臺調控細則。
"最後瘋狂"?
從最近各地出臺的"N條"新政內容來看,幾乎所有城市都提到瞭增加住房用地供應。以廈門為例,其提出2014年住房用地供應總量,比前五年年均實際供應量增加20%;南昌則提出2014年全市住宅用地計劃供應量為2013年計劃供應量的120%,力爭130%。對此,張宏偉認為,各地新政內容增加住房用地供應的措施屬於"遠水解不瞭近渴"。
"一二線城市供地量的增加,這等於是說各地正在向市場"扔肉"。張宏偉認為,這對於今年銷售業績普遍好轉資金面寬裕的房企來講,拿地需求已如饑似渴,尤其是對於品牌房企來講拿地機會不容錯過。因此,本輪調控措施反而成為品牌房企深耕一二線城市的市場機會。
事實上,從年底的土地市場熱潮就可窺見一二。11月29日,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45街坊17/2宗商辦地塊以樓板價42821元/平方米成交,該樓板價再次刷新今年上海土地成交最高紀錄。地塊總成交價11.04億元,溢價率47.6%。
而就在不久前的北京"戰場",11月21日,恒大以51.35億元配建11.2萬平方米自住型商品房的代價,摘得最為搶手的朝陽區東壩南區1105-654、656、658號地。超過51億元的總價,成為2013年度北京總價地王。
中原地產研究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11月28日,僅十大房企保利、萬科、招商、中海、恒大、金地等11月拿地總額就已突破176.6億元,累計年內購入土地達到2563.6億元,創下歷史新高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多位專傢對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強調,近期出臺的加碼政策會在短期內給市場帶來一定沖擊,但難以改變樓市長期走勢。
張宏偉也指出,從趨勢來看,盡管短期內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、武漢等部分二線城市出臺瞭階段性的收緊措施,甚至上海、廣州、武漢三個城市還強化瞭限購措施,但是這畢竟屬於短期內為瞭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"救火"的臨時性措施。
"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,今後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改革方向便是調控更市場化,堅持"去投資化",最終通過長效、可持續性、穩定有效的市場、經濟手段使市場回歸以自住需求為主,逐步讓限購等行政化手段退出市場。"張宏偉分析。
新聞來源http://sy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3-12-02/08022518761.shtml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